(学校新闻网综合消息)“众木支天下 厚土定乾坤”,“智能交慧世界 笃行通达未来”,“你来的这一天,阳光很好,Bug很少”……卧龙广场上,各具专业特色的标语,引人注目。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我带您去宿舍吧!”“我来帮您拿行李吧!”……“党员先锋岗”上党旗飘扬,大家热情接待新生与家长。
迎新季,隆中山下,阳光正好,校园里洋溢着活力与朝气,新生满怀期待来到大学,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有一种叮嘱,叫期盼
“欢迎你们选择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希望你们秉承诸葛亮的苦读精神,学有所成!”迎新现场,校长丁世学与新生亲切交流。来自枣阳的新生李嘉乐和71岁的奶奶一早来到学校,李嘉乐的奶奶介绍,由于孩子父母外出工作无法来送孩子,自己不放心孙子一个人报到,所以陪着孩子从枣阳来校。了解到情况后,丁世学对老人说:“孩子长大了,家长可以放手,相信他们自己能行,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医学专业是一个神圣的专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四年里,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检验师。”丁世学在医学院新生宿舍叮嘱新生时说道。

丁世学与学生亲切交流
在13栋文传学院的新生宿舍里,丁世学与新生谈笑风生,“大学学习与高中相比要自由得多,希望你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四年后能够实现梦想,得偿所愿。”
“身体很重要,平时除了好好学习以外,更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在物电学院新生宿舍,丁世学与宿舍里的6个大男孩谈心时说,“好好锻炼,好好生活”,丁世学再次叮嘱。
每到一间新生宿舍,丁世学和新生聊大学四年的规划与期望;和新生家长聊孩子的教育,他反复说,“我们对学生有‘四严’,请您放心,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成人成才”。
当天,纪委书记宋双伟,副校长王为一、刘伦钊到迎新现场看望新生,勉励同学们要树立目标、坚持不懈,担时代使命,做时代新人。
之前,党委书记唐峻、丁世学、副校长汪云、校长助理曹健到宿舍看望学校首批研究生,他们叮嘱研究生要“志存高远,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校领导看望研究生
殷殷叮嘱,满怀学校对新生的期许。
有一种情怀,叫关爱
在计算机工程学院迎新点,新生们正将《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仔细折叠好放进“扭蛋”,并将之放入扭蛋机中封存,这封信将在四年后取出。“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大学四年的时光更为重要,它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未来的方向。”计算机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小华介绍,为帮助新生明确未来的方向,适应全新的生活,找到奋斗的动力,学院开展了“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的活动。
2019届毕业生与2019级新生,他们在湖北文理学院的距离是四年,他们素昧平生,却如同交往多年的挚友。今年五月,在毕业离校之际,2019届的毕业生将他们关于学业的经验、关于未来的规划、关于大学最真切的体悟汇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告诉新生,大学应该怎么度过。软件工程1511班代倩写到:“梦想从学习开始,未来靠本领成就,真才实干才是你立足于社会的根基,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

计算机学院2019届毕业生写给新生的一封信
“今天的报到手续简洁,速度很快!”文传学院2019级新生小陈说。今年,学校采用了线上线下报到方式,报到前,新生在手机上下载“今日校园”APP,完成信息采集、到站统计、入学教育等环节,自动生成报到二维码,报到当天迎新工作人员用手机进行扫码即可完成报到手续。

实时报到信息监测
2018年上半年学校便开始系统调试工作,今年首次运用在迎新工作上,大大提高了报到的速度与效率。“通过实时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到站信息,我们可以合理安排通勤车辆,提高工作效率。”学工处老师袁园介绍,通过该系统实时查看数据,让政工老师队伍提前了解学生信息,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据了解,该系统后期将逐步运用到学生工作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奖、惩、助、贷、勤和学生公寓管理等,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为了做好迎新工作,今年,学校设置了6个校外迎新点,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志愿者分别前往襄阳火车站、襄阳东站、襄阳长途客运站、襄阳三八汽车站、襄城汽车站、刘集机场迎新点提供接站服务,方便新生和家长前往学校。
各二级院热情细致地为新生和家长服务,迎新期间,各学院相继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介绍学院基本情况,从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前景、学院成就、就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向家长进行详细解读,了解新生家长诉求,加强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从迎新工作开始。
有一种兴趣,叫专业
在美术学院迎新点,“我爱你,中国”新生祝福墙格外引人注目,墙上贴满了“我为祖国画张像”创意绘画,吸引了许多新生和家长驻足观赏。一幅幅创意绘画,是美术学院在2019级新生中开展的“我为祖国画张像”主题绘画活动,这份特殊的“暑期作业”在8月份得到了全院361名新同学的积极响应,新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素描、油画、水粉、水彩等形式,创作了一幅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创意绘画。

美术学院新生“我为祖国画张像”作品
“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通过画笔和色彩,就想着用自己擅长的绘画向祖国献礼”,美术学院2019级新生张靓尧说,自己接到这份“暑期作业”的时候,就开始构思,想要画出最好的作品,为祖国献上一份“生日礼物”。
文传学院在迎新点设置“合影留念墙”,为新生留下“开学第一照”。“所有拍摄的照片将会拼成‘文传’两个字,希望文传学子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文传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忠东介绍,这是新生和家长进入学校的第一张合影,是该院给新生准备的“第一份礼物”。“刚来大学,还是有很多憧憬,合影留念记录大学开启瞬间,希望在大学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广电1911班的井馨说,学校的安排很暖心。

文传学院合影留念墙
“你”是“我”的“小幸运”,“我”送给“你”小惊喜。为了将学院的专业特色与迎新工作有机融合,食品科学学院学长学姐们早已提前备好了亲手制作的酸奶和新鲜出炉的泡芙,一位远从新疆哈密而来的新生家长拿到迎新志愿者送来的小美食,感叹道:“我自己是学食品的,孩子今年考上大学,选来选去最后也是选择了食品专业,既是缘分,也是传承,希望孩子能在这所美丽的学校成长、成才!”他尝了一口酸奶说:“味道不错,下次就能吃到我家孩子自己做的了!”

食品科学学院迎新甜点
机械学院迎新点前的方程式赛车、物电学院迎新站展示的电子模型和获奖证书……特色迎新,激发新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增强新生学好专业的信心。
有一种精神,叫奋斗
9月6号,物电学院迎来了一位90年的“大龄”新生——孟鹏,2011年孟鹏从学校退学,时隔八年他再次踏进大学校园。

丁世学与孟鹏(左)亲切交流
“2011年,因为成绩不理想,加之进入三本学校不甘心,我主动退学了。”退学后的孟鹏,便开始自学影视特效设计,由于基础欠缺,孟鹏逐渐感到吃力,2017年,在父亲的鼓励下,孟鹏开始网上自学高中知识,决定重考大学。两年多来,他坚持每天五点起床,晚十二点睡觉,埋头苦学,最终以490分的成绩顺利考取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有了这几年的经历,我对未来的目标更加清晰了。”孟鹏并没有因年龄感到难为情,“我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考研究生,希望毕业后能做有意义的事回报社会。”孟鹏的话语激励着00后的新生们,一同前来报到的新生刘同学说:“孟鹏的故事让我感动,我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练好本领。”
9月7日上午,物电学院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生——张靖,对于张靖来说,湖北文理学院并不陌生,自2011年“周末义教”创办起,家住枣阳七方镇的张靖就在由物电学院学生发起的“周末义教”爱心辅导中心,接受长达六年的课外补习,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中,他第一志愿填报了我校物电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并以474分顺利被录取。“非常感谢物电学院的各位学长学姐,他们同时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报到现场第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面孔,非常激动。”张靖希望自己也能参加“周末义教”志愿服务,接过爱心接力棒。
机械工程学院的新生姚磊在报到结束后,第一时间跟着学长走进了教室体验大学课堂,他显得异常兴奋,“大学课堂可比我想象中要严肃,手机装进手机袋,学长都背着书包,大家的学习劲头很足,来湖北文理学院读书是我做出的正确选择”。在图书馆,他对三维建模的有关资料显得格外感兴趣。他说:“通过计算机辅助将一根根二维线条变成三维模型的过程就像变魔术,我十分愿意成为一名‘魔术师’,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姚磊在图书馆看书
“我一直想去我表姐上大学的地方看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专业19级新生曾华宇兴奋地说。文传学院一对姐妹花相约上同一所大学,今天她们终于实现了愿望。文传学院学生马洋文和表妹曾华宇约定在今后大学的生活中,姐妹俩可以一起坚持读书、锻炼、做公益,在大学中不断完善,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资环学院新生熊浥希和她的父亲成为了校友,28年前熊浥希的父亲熊锦林考入我校地理科学专业,今年,熊浥希和父亲成了同专业的校友。熊浥希说自己的选择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经常会向自己提起他的学生时代,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父亲当时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一起运动锻炼的快乐生活深深吸引着她,“虽然时代不同,但我希望像父亲一样,拥有奋斗的精神”。熊锦林说:“我特别喜欢母校,也特别怀念在学校的日子,希望女儿在学校能够立志、勤学,相信母校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截止9月8日16时27分,新生已报到4077人,报到率为93.9%。(记者卜润慧、陈静、陈小密,通讯员 熊竹韵 李小华 杜鹏飞 杨紫秋 刘双圆 黄河 程威 万倩怡 姜大伟;图片由卜润慧、陈今轲摄,部分由二级学院提供)
审稿人:余芳